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捕风捉影

捕风捉影

汉书.郊祀志下》:“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如系风捕景,终不可得。”后以“捕风捉影”喻虚幻不实或无根据地臆测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六九:“若有一豪之不实,如捕风捉影,更无下功处,德何而进?”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且术士之喜言怪诞……并造出无数捕风捉影之说,观形察色之机,以肥囊利己。”


并列 抓风抓影是抓不到的,比喻虚妄的事情。也指说话、办事没有真实根据。语本《汉书·郊祀志》:“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,求之;荡荡如系风捕(影),终不可得。”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虽然他们仍会随大流,喜欢大呼窿,集体地~,集体地说云就是雨,一会儿全民抢购,一会儿会民‘下海’。”△比喻虚妄或无根无由的事。→无中生有 ↔言之凿凿。 也作“捕风系影”、“捕影拿风”、“捕影捞风”、“捕影系风”、“握风捕影”、“扑风捉影”、“捉影捕风”、“捉风捕月”、“捉风捕影”、“捉影追风”。


解释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。

出处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,求之,荡荡如系风捕景,终不可得。”

西汉成帝晚年,因为没有儿子,就特别喜欢鬼神之事。许多上书谈祭祀和方术的人,都得到了待诏的官职。这些人大搞祭祀和方术,花费巨大,但都没有明显的功效。谷永就劝说皇帝道:“我听说要明了天地的本性,就不可被神怪迷惑;要知道万物的性情,就不可被不同的种类蒙蔽。那些方术之士背弃了仁义的正道,不遵守五经的言论,大肆称说怪异鬼神,都是些欺骗众人的邪恶之徒。他们依靠旁门邪道,心怀虚伪,以欺诈君主。听他们的谈论,滔滔不绝,好像马上就可以遇到仙人,假如去访求仙人,却空空荡荡,如同想抓住风捉住影一样,始终不能求得。因此,英明的君主远离他们,不会听从他们的胡言乱语。《论语》曾说过:‘孔子不谈怪异和鬼神。’希望陛下远离这些事情,不要让邪恶的人有可以窥视朝廷的机会。”谷永说得确实很有道理,得到了皇帝的认可。

近义道听途说

反义耳闻目睹

例句

算命的人喜欢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怪诞言语,再制造出一些捕风捉影的说法,察言观色,骗取钱财。


【词语捕风捉影】  成语:捕风捉影汉语词典:捕风捉影

猜你喜欢

  • 相呴相濡

    呴( ㄒㄩ xū 虚):嘘气。濡:沾湿。呴濡:吐沫。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”泉水干了,鱼互相用吐沫沾湿。后即以“相呴相濡”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

  • 崔徽

    源见“崔徽图画”。泛指美丽多情的女子。宋史达祖《三姝媚》词:“记取崔徽模样,归来暗写。”【词语崔徽】   汉语大词典:崔徽

  • 霸上戏

    源见“细柳营”。借指做事轻率马虎。南朝 梁徐悱《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》:“岂如霸上戏,羞取路旁观。”【词语霸上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霸上戏

  • 奉倩之悲

    源见“荀令伤神”。借指丧妻。清万时华《与李龙侯》书:“时闻近况,知奉倩之悲。”

  • 季心然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谓重然诺,守信用。清吴伟业《百草堂观剧》诗:“却话少年逢社饮,季心然诺是平生。”

  • 尤物移人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夫有尤物,足以移人。”后以“尤物移人”谓绝色的女子能移易人的情志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高帝非天人欤!能决意于太公、吕后,而不能决意于戚夫人,杯羹可分,则笑嫚自若,羽

  • 濠梁之乐

    源见“濠上观鱼”。指纵情自然,别有会心的乐趣。明刘基《题仲山和尚群鱼图》诗:“濠梁之乐谁能写?袁蚁死后无画者。”

  • 布帆好

    同“布帆无恙”。清黄景仁《昭灵宫》诗:“远人长揖亦有求,愿得还家布帆好。”

  • 邯郸道

    唐.沈既济《枕中记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唐开元中,卢生在邯郸道旅舍中,遇道士吕翁。卢生为不能搏取功名富贵而慨叹。吕翁以一枕授生,生遂熟睡入梦。历数十年荣华富贵又遭逢坎坷。及至醒来,店主炊黄粱饭尚未熟

  • 知止不辱,知足不殆

    见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