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持螯拍浮

持螯拍浮

同“持螯把酒”。清 毛莹《玉芙蓉.寿金伯维六秩》词:“雕龙手,持螯拍浮,拼得个拥红炉稳做醉乡侯。”


【典源】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八引南朝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:“ (毕) 卓常谓人曰:‘右手持酒卮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。’”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毕茂世云:‘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杯,拍浮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。’”《晋书·毕卓传》:“卓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毕卓字茂世,性嗜酒,他对人说:“能够得酒装几百斛船,四时美味放在船两头,右手拿酒杯,左手拿蟹螯,在酒池中拍浮,这一生也就可以打发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纵酒放情,沉湎不问世事。

【典形】 把蟹、把蟹螯、毕君拍浮、毕卓杯、持螯、持螯手、持霜螯、浮拍池中、酒中浮、拍浮、身世酒杯中、霜螯持、蟹螯杯、一生长拍浮、忆蟹螯、右手杯、左持蟹螯、拍浮酒池、酒船香、蟹螯左手持、霜螯左手持、左手持蟹螯、一杯持两螯、手持蟹螯。

【示例】

〔把蟹〕 宋·苏轼《和周正孺》:“书空渐觉新诗健,把蟹行看乐事全。”

〔把蟹螯〕 唐·李白 《送当涂赵少府赵长芦》:“摇扇对酒楼,持袂把蟹螯。”

〔毕君拍浮〕 明·唐寅《进酒歌》:“又不见毕君拍浮在酒池,蟹螯酒杯两手持。”

〔毕卓杯〕 南朝陈·陈叔宝《独酌谣》:“聊奏孙登曲,仍斟毕卓杯。”

〔持螯〕 清·高炳《九日登东城》:“我愿满头常插菊,天生左手为持螯。”

〔持螯手〕 宋·方岳《满江红·九日冶城楼》:“江欲釂,谈天口。秋何负,持螯手。”

〔持霜螯〕 宋·陆游《神山歌》:“有口惟可饮醇醪,有手惟可持霜螯。”

〔浮拍池中〕 清·缪慧远《有感》“苍茫梦里询蕉鹿,浮拍池中把酒螯。”

〔酒中浮〕 宋·陈与义《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》:“尽排物外事,拼作酒中浮。”

〔拍浮〕 宋·辛弃疾《渔家傲·湖州幕官作舫室》:“自有拍浮千斛酿,从教日日蒲桃涨。”

〔身世酒杯中〕 宋· 辛弃疾《浪淘沙·山寺夜作》:“身世酒杯中,万事皆空,古来三五个英雄。”

〔霜螯持〕 清·黄景仁《上朱笥河先生》:“一身块然百不宜,两手只解霜螯持。”

〔蟹螯杯〕 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汤朝美司谏见和》:“未应两手无用,要把蟹螯杯。”

〔一生长拍浮〕 宋·苏轼《莫笑银杯小》:“万斛船中著美酒,与君一生长拍浮。”

〔右手杯〕 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题张晋英》:“劝公饮,左手蟹,右手杯。人间万事变灭,今古几池台。”

〔左持蟹螯〕 明·唐寅《江南四季歌》:“左持蟹螯右持酒,不觉今朝又重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椎琴

    同“伯牙绝弦”。周实《痛哭》诗之三:“日暮归来泪满衿,钟期去后判椎琴。”【词语椎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椎琴

  • 平叔傅粉

    源见“傅粉何郎”。形容何晏容颜白皙俊美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平叔傅粉,弘治凝脂。”

  • 燕颔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指封侯之相。唐岑参《送张都尉东归》诗:“封侯应不远,燕颔岂徒然?”亦指武将、勇士。明徐渭《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》:“燕颔不醒颓锦帐,蛾眉邀醉叠金椑。”清孙致弥《咏史次王

  • 蒙庄

    同“漆园吏”。唐刘禹锡《伤往赋》:“彼蒙庄兮何人,予独累叹而长吟。”清 黄鷟来《和陶饮酒》之七:“快哉《逍遥游》,蒙庄真达生。”【词语蒙庄】   汉语大词典:蒙庄

  • 牝鸡无晨

    牝鸡:母鸡。晨:晨鸣。 母鸡是不应在早晨啼叫的。 比喻妇女不应干政。语出《书.牧誓》:“古人有言曰: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唯家之索。”《文心雕龙.史传》:“汉运所值,难为后法。牝鸡无晨,武王首誓;妇

  • 念莼鲈

    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谓思乡。宋李曾伯《八声甘州.癸丑生朝》词:“对西风,先自念莼鲈,又还月生西。叹平生霜露,而今都在,两鬓丝丝。”

  • 杞妇哭夫

    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指杞梁妻恸哭亡夫、感发神人之事。唐贾驰《复睹三乡题处留赠》诗:“杞妇哭夫时,城崩无此说。”

  • 无兄盗嫂

    《汉书.直不疑传》:“人或毁不疑曰:‘不疑状貌甚美,然特无奈其善盗嫂何!’不疑闻,曰:‘我乃无兄。’然终不自明。”后以“无兄盗嫂”指无中生有的造谣毁谤。唐柳宗元《寄许京兆孟容书》:“自古贤人才士,秉志

  • 本支百世

    本:指嫡传子孙。支:指庶族子孙。亦作“枝”。百世:百代。 子孙嫡庶,百代沿袭。 旧时形容子孙繁衍,福泽绵延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文王孙子,本支百世。”毛传:“本,本宗。支,支子也。”(《左传

  • 鹿门人

    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隐士。亦泛指文人雅士。清方文《大龙山重访刘未沫丈兼怀白靖识师》诗之一:“一杯鸡黍约,四座鹿门人。”【词语鹿门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鹿门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