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折冲尊俎

折冲尊俎

晏子春秋.内篇杂上.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》:“晋平公欲伐齐,使范昭往观焉。景公觞之,饮酒酣,范昭曰:‘请君之弃尊。’公曰:‘酌寡人之尊,进之于客。’范昭已饮,晏子曰:‘?尊,更之。’尊觯(觯,音zhì,酒器;尊,也是酒器,也作樽或罇)具矣,范昭佯醉,不说而起舞(说同悦),谓太师曰:‘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?吾为子舞之。’太师曰:‘冥臣不习。’……范昭归,以报平公曰:‘齐未可伐也。臣欲试其君,而晏子识之;臣欲犯其礼,而太师知之。’仲尼闻之曰:‘夫不出于尊俎之间,而知千里之外,其晏子之谓也。可谓折冲矣!而太师其与焉。’”

范昭乘酒兴提出要用齐景公的酒樽饮酒,并假装酒醉,进一步要齐太师奏周天子之乐以伴其舞。表面上看,这是酒后的戏笑言行,实质上不仅是一种僭越礼法的行为,而且暗中包含了对齐君和齐国尊严的侵犯。此种做法的目的,正是为了试探齐国君臣对晋有无警惕。对此非礼之行,齐相晏婴以礼相待,但却针锋相对地命人彻掉了范昭用过的齐景公的酒樽,继之以换盏更酌;随后,齐太师以“不习周乐”,直接拒绝了范昭的越礼要求。这样,范昭终于发现,齐臣对晋的图谋保持有高度的警惕。于是,他回国之后,向晋平公提出了“齐未可伐”的主张。冲,战车;折冲,指抵御击退敌人。尊俎,指酒杯与盛肉的器具,皆宴席上的用品。折冲尊俎,意为战胜敌人不是在战场上,而在酒席之间取得政治上或外交上的某种胜利。后因用为泛指外交谈判酒宴之间取胜之典。

文选》卷二九张景阳(协)《杂诗十首》之七:“折冲樽俎间,制胜在两楹(楹,厅堂的前柱;两楹之间指宾主之位)。”


述补 尊、俎,古代盛酒的器皿。运用外交手段而不用武力,在酒宴间制敌取胜。后指进行外交谈判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,禽将户内,拔城于尊俎之间,折冲席上者也。”《孽海花》6回:“总算没有另外赔偿割地,已经是他~的大功,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!”△多用于谈判取胜方面。也作“折冲樽俎”、“俎樽折冲”、“尊俎折冲”、“樽俎折冲”。


【词语折冲尊俎】  成语:折冲尊俎汉语词典:折冲尊俎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属国

    ①属国归

  • 舞雩风咏

    同“舞雩之咏”。宋 陈德武《望海潮二调》词:“盘谷渔樵,舞雩风咏,渴心常望云霓。”

  • 威弧

    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厕下一星,曰天矢……其东有大星曰狼。狼角变色,多盗贼。下有四星曰弧,直狼。”古人以天象为世事之预兆,认为弧星、矢星不指向狼星则天下多盗。后用为咏战乱之典。唐.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

  • 元龙湖海

    同“元龙豪气”。元白朴《木兰花慢》曲:“忆元龙湖海,尊俎地,笑谈间。”

  • 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

   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,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。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。谁有道,谁掌握了知识真理,就应向谁学习。语出唐.韩愈《师说》: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

  • 乘白马

    源见“青丝白马”。谓参加叛乱。唐杜甫《遣忧》诗:“纷纷乘白马,攘攘著黄巾。”

  • 握镜

    《文选.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》:“盖圣人握金镜,阐风烈。龙欢蠖屈,从道污隆。”李善注:“《春秋孔录法》曰:‘有人卯金刀,握天镜。’《雒书》曰:‘秦人失金镜。’郑玄曰:‘金镜,喻明道也。’”因以“握镜”喻

  • 人中嵇绍

    源见“鹤立鸡群”。泛指才能或仪表出众的人。清查慎行《沈客子旧寓都门所居名独树簃自撰七言古诗》:“人中嵇绍本易识,孤鹤气压千群鸡。”

  • 无何有乡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漠之野。”又《列御寇》篇:“彼至人者,归精神乎无始,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。”“无何有乡”即“无所有乡”,也就是说一无所有的地方。庄子用指

  • 浮白

    源见“浮以大白”。谓饮酒中的满饮或畅饮。南朝 梁沈约《郊居赋》:“或升降有序,或浮白无算。”【词语浮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浮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