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懒残煨芋

懒残煨芋

参见:芋火


【典源】 唐·袁郊《甘泽谣》:“懒残者,天宝初,衡岳寺执役僧也。退食,即收所余而食,性懒而食残,故号懒残也。昼专一寺之玉,夜止群牛之下,曾无倦色,已二十年矣。时邺侯 (李) 泌寺中读书,察懒残所为,曰:‘非凡物也。’听其中宵梵唱,响彻山林,李公情颇知音,能辨休戚,谓:‘懒残经音凄惋,而后喜悦,必谪堕之人,时将去矣。’候中夜,李公潜往谒焉,望席门通名而拜。懒残大诟,仰空而唾曰:‘是将贼我。’李公愈加敬谨,惟拜而已。懒残正拨牛粪火,出芋啖之; 良久,乃曰:‘可以席地。’取所啖芋之半,以授焉。李公捧承尽食而谢。谓李公曰:‘慎勿多言,领取十年宰相。’公又拜而退。……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。”《邺侯外传》亦载,文略。

【今译】 唐代懒残和尚 (即明瓒禅师),天宝初年,在衡山寺当做杂役的僧人。他每天等众僧吃完后,自己吃剩下的。由于他性情懒惰又吃残剩的,故称之为懒残。他白天干寺中的活计,夜里与群牛做伴,一点疲倦的样子也没有,已经二十年了。当时李泌在寺中读书,观察懒残的行为,说:“不是寻常人。”听他半夜诵经的声音,响彻山林,经声先是悲凄,然后喜悦,一定是位谪降的神仙。于是李泌等到半夜,悄悄前去拜见,在门前就报名行礼。懒残却又骂又唾,李泌反而更加恭敬。懒残正在牛粪火中烧芋,取出自吃。好半天,才让李泌坐下,然后将吃剩的半只芋,给李泌吃。李泌赶忙接过吃完,拜谢。懒残对李泌说:“悄悄地不要多讲话,去做十年宰相吧。”后来李泌果做了十年宰相,封为邺侯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求取功名; 也用以形容与僧人来往。

【典形】 分芋、衡山芋、懒残芋、十年相、煨芋、煨芋师、问懒残、芋火、芋火对懒残、山中煨芋、煨芋头、懒残残、煨芋火。

【示例】

〔分芋〕 清·黄景仁《貂裘换酒》:“柔橹一声尖梦觉,任荒鸡,促舞三家店。分芋事,久无验。”

〔衡山芋〕 清·钱谦益《狱中杂诗》之三十:“成都桑树衡山芋,剔尽寒灯夜话迟。”

〔懒残芋〕 宋·陈与义《留别天宁永庆》:“胜事远公莲,深心懒残芋。”

〔十年相〕 宋·陆游《睡起遣怀》:“身存那用十年相,陂坏且为凶岁储。”

〔煨芋〕 宋·陆游《题慧老芋岩》:“煨芋当时话已新,如今拈出更精神。”

〔问懒残〕 清·唐孙华《煨芋》:“鹄陂豆饭堪同饱,富贵无心问懒残。”

〔芋火〕 宋·张元干《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》:“他年芋火谈空夜,雪屋松窗约过冬。”

〔芋火对懒残〕 宋·苏轼《次韵毛湾法曹》:“他年记此味,芋火对懒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被

    同“牛衣”。《南齐书.张融传》:“后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,居贫,融往吊之,悉脱衣以为赙,披牛被而反。”【词语牛被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被

  • 怛化

    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俄而子来有病,喘喘然将死,其妻子环而泣之。子犁往问之。曰:‘叱!避,无怛化!’”郭象注:“夫死生犹寤寐耳,于理当寐,不愿人惊之,将化而死,亦宜无为怛之也。”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,不

  • 躁人之辞多

    躁:烦躁。 焦躁竞进的人其言辞必然多而杂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。”孔颖达疏:“以其吉善辞直,故辞寡也;以其烦躁,故其辞多也。”宋.陆九渊《与王顺伯》:“躁人之辞多者,谓其躁妄

  • 子之所慎:斋、战、疾

    子:指孔丘。斋:斋戒。古代在祭祀之前,不喝酒,不吃葱蒜,不与妻妾同居,叫做斋戒。 孔子所谨慎小心的事有三样:斋戒,战争,疾病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之所慎:齐(斋),战,疾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杂述

  • 乌瑞

    同“乌鱼之瑞”。《尚书刑德放》:“火者阳也,乌有孝名。武王卒父业,故乌瑞臻。”【词语乌瑞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瑞

  • 茅焦之谏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茅焦说秦王曰:‘秦方以天下为事,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,恐诸侯闻之,由此倍(背)秦也。’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,复居甘泉宫。”又汉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载: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,

  • 怯虚弯

    同“怯弦”。唐骆宾王《途中有怀》诗:“涸鳞惊照辙,坠羽怯虚弯。”

  • 清漪

    同“清涟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泛水曲》:“日晚厌遵渚,采菱赠清漪。”【词语清漪】   汉语大词典:清漪

  • 羝乳年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指公羊产奶的岁月。为对苏武归汉之时的诙谐语。清潘耒《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》诗:“不图真有珠还日,始信非无羝乳年。”

  • 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

    止:语气词。汔( ㄑㄧˋ qì ):庶几。小:稍微。康:安居休息。 人民也很疲劳了,应尽可能让他们稍稍喘一口气。 旧时常用作悯人疾苦之辞。语出《诗.大雅.民劳》: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”鲁迅《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