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颠倒衣裳”。汉扬雄《太玄.上》:“四六。升于堂,颠衣倒裳,廷人不庆。”见“颠倒衣裳”。
源见“分香卖履”。谓人死对家人眷念。清吴伟业《清凉山赞佛》诗:“纵洒苍梧泪,莫卖西陵履。”
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指隐居鹿门山的高士东汉庞德。宋陆游《闲趣》诗之二:“超然对儿子,未愧鹿门 庞。”
宋.苏轼《张君宝墨堂记》:“予蜀人也。蜀之谚曰:‘学书者纸费,学医者人费。’此言虽小,可以喻大。世有好功名者,以其未试之学,而骤出之于政,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?”原是谚语,劝勉人努力学习,学识不精深足
源见“爱屋及乌”。谓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他有关事物。清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五章:“呜呼!是又因乌及屋之微意也。”偏正 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有关的事物。邹容《革命军》:“呜呼!又是~之微意也。”参见“爱屋及乌”
同“鲤鱼风”。清厉鹗《山坡羊.秋雨初霁》曲:“鲤风试弄凭阑袖,自笑文园多病后。”【词语鲤风】 汉语大词典:鲤风
源见“赤帝子”。为刘邦得天下的征兆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〔高祖〕始起沛泽,则神母夜号,以彰赤帝之符。”【词语神母夜号】 成语:神母夜号汉语大词典:神母夜号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不亦乐乎,原意是说“这不是一桩乐事吗。”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。明.无名氏
《东观汉记》卷十六“蔡顺”:“蔡顺字君仲,汝南人,至孝。王莽乱,人相食,顺取桑椹,赤黑异器。贼问所以,云:‘黑与母,赤自食。’贼异之,遗盐二斗,受而不食。”此事又载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周磐传》附
源见“陶令归去来”。指为了保持气节而解印辞官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九日郊行》词:“安得便如彭泽去,不妨且作山翁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