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鸡舞镜

山鸡舞镜

南朝宋.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魏武(曹操)时,南方献之,帝欲其鸣舞而无由。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,鸡鉴(照)形而舞不知止。遂乏死。韦仲将为之赋其事(“其事”,一本作“甚美”)。”

后因以“山鸡舞镜”比喻人顾影自怜或对镜顾盼。

北朝北周.庾信《镜赋》:“山鸡看而独舞,海鸟见而孤鸣。”前句即用此典。唐.李商隐《破镜》诗:“秦台一照山鸡后,便是孤鸾舞罢时。”


主谓 野鸡对着镜子跳舞,自以为姿态优美。比喻自我陶醉或顾影自怜。语本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卷3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魏武时,南方献之,帝欲其鸣舞而无由。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,鸡鉴形而舞不知止,遂至死。”《镜花缘》20回:“丹桂岩~,碧梧岭孔雀开屏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自我欣赏的人物情操方面。→孤芳自赏孔雀开屏。也作“山鸡映水”、“山鸡照影”。


【典源】南朝宋·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山鸡爱其毛羽,映水则舞。魏武时,南方献之,帝欲其鸣舞而无由。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,鸡鉴形而舞,不知止,遂乏死。”

【今译】 山鸡很喜爱自己的羽毛,每当在水边照出自己的身影就起舞。魏武帝曹操时,南方有来进献山鸡的,曹操想让它鸣舞而不知怎么办。其子曹冲(字苍舒) 出主意教在它面前摆上大镜子,山鸡看见自己身形便舞蹈不休,终于累死了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咏镜; 或形容舞姿。

【典形】 山鸡舞、山鸡舞镜、山鸡照影、舞镜、舞山鸡、照山鸡、山鸡眩影、山鸡学舞、山鸡临清镜。

【示例】

〔山鸡舞〕 宋·苏轼《石镜》:“山鸡舞破半岩云,菱叶开残野水春。”

〔山鸡舞镜〕 清·黄遵宪 《番客篇》:“山鸡爱舞镜,海燕贪栖梁。”

〔山鸡照影〕 宋·黄庭坚 《睡鸭》:“山鸡照影空自爱,孤鸾舞镜不作双。”

〔舞镜〕 唐·白居易《鸡距笔赋》:“团扇或书,同舞镜之挥霍。”

〔舞山鸡〕 北周·庾信《咏画屏风诗》之十三:“吹箫迎白鹤,照镜舞山鸡。”

〔照山鸡〕 唐·李商隐《破镜》:“秦台一照山鸡后,便是孤鸾罢舞时。”


【词语山鸡舞镜】  成语:山鸡舞镜汉语词典:山鸡舞镜

猜你喜欢

  • 玩岁愒时

    同“玩愒”。元揭傒斯《刘福墓志铭》:“愚卤鄙陋者,或媮慢优游得以玩岁愒时,此刘孟介至于呕血而死也。”见“玩岁愒日”。元·揭傒斯《刘福墓志铭》:“愚卤鄙陋者,或媮慢忧游得以~,此刘孟介至于呕血而死也。”

  • 高鹏尺鷃

    同“高鹏低鷃”。宋李清照《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》:“高鹏尺鷃,本异升沉,火鼠冰蚕,难同嗜好。”

  • 还珠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形容为官清廉,政绩卓著。唐钱起《送李四擢第归觐省》诗:“子孝觉亲荣,独揽还珠美。”清姚祖同《过岭》诗之三:“佩犊思醲化,还珠有治源。”【词语还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还珠

  • 中山酿

    同“中山酒”。清王士禛《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》之二:“唯应中山酿,供我千日醉。”

  • 素昧平生

    彼此向来不相识。清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先生素昧平生,寒门不敢当此大礼。”又,第二十五回:“我为甚么把眼前姻缘,双手送给个萍水相逢素昧平生的张金凤。”述宾 从夹不相识,一向不了解。语本南朝宋

  • 携杖逐壶公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谓追随道术之士。唐唐彦谦《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》诗:“长忆映碑逢若士,未曾携杖逐壶公。”

  • 狗恶酒酸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古上》:“宋人有酤酒者,升概甚平,遇客甚谨,为酒甚美,悬帜甚高,然而不售。酒酸。怪其故,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。倩曰:‘汝狗猛也?’曰:‘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?’曰:‘人畏焉!或令孺子怀钱,

  • 以貌取人

    指孔子只看子羽相貌丑陋,没有正确认识他的为人。后以此典形容仅根据对方外貌来认定人,就要出差错。子羽(前512年——?),复姓澹(Tán谈)台,名灭明,字子羽。鲁国武城(今山东费城)人。孔子学生,春秋末

  • 剡曲兴尽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乘兴访友兴尽而归。清陈维崧《龙山会.暮秋蘧庵先生自吴中归词以讯之》词:“剡曲兴尽王猷,懒心情,最聊萧唯画。”

  • 鼎湖龙去

    同“鼎成龙去”。唐杜甫《骊山》诗:“鼎湖龙去远,银海雁飞深。”见“鼎成龙去”。【典源】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