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阳夜笛

山阳夜笛

同“山阳笛”。宋张炎《凄凉犯.过邻家见故园有感》词:“因甚忘归,谩吹裂、山阳夜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据鞍读书

    《北周书.樊深传》:“深性好学,老而不倦,朝暮还往,常据鞍读书,至马惊坠地,损折肢体,终亦不改。”又《渊鉴类函.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每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,乃觉。”后以此用为勤

  • 跋前疐后

    同“跋胡疐尾”。宋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直情径行,视毁誉如风而不恤;跋前疐后,方进退惟谷以堪惊。”并列 疐,跌倒。比喻进退两难。语本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”。毛传:“老狼有胡,进则

  • 诗禅

    宋.苏轼《夜直玉堂携李之仪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》:“暂借好诗消永夜,每逢佳处辄参禅。”宋代诗风,喜以诗谈佛家阐理,又以禅而喻诗评诗。“诗禅”指以佛家之禅理入诗。后因用以喻写诗谈禅。元.乔吉《正宫.绿

  • 借车子

    《搜神记》卷十《张车子》:“周擥啧者,贫而好道。夫妇夜耕,困息卧,梦天公过而哀之,敕外有以给与。司命按録籍,云:‘此人相贫,限不过此。唯有张车子应赐钱千万,车子未生,请以借之。’天公曰:‘善。’”张车

  • 五色线

    唐.杜牧《郡斋独酌》诗:“平生五色线,愿补舜衣裳。”旧谓臣下规谏皇帝之过失为“补衮”。补衮需用五色线。后亦用“五色线”为华美文章的典故。明.文彭《博士诗集》卷下:“少小习章句,朝夕亲笔砚。词场十度游,

  • 黄雀衔环

    同“黄雀报”。《镜花缘》十三回:“婢子蒙恩人救命,无以报德。适在海中取参,见一大蚌,特取其珠,以为‘黄雀衔环’之报,望恩人笑纳。”主谓 比喻知恩图报。语本南朝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杨宝年九岁,至华阴

  • 万里鹏翼

    同“万里鲲鹏”。元施惠《幽闺记.英雄应辟》:“万里鹏翼,功名唾手得。”【词语万里鹏翼】  成语:万里鹏翼汉语大词典:万里鹏翼

  • 三十而立

   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,应当有所建树。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,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,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;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,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

  • 圣人

    同“圣人酒”。宋杨万里《和萧伯和春兴》:“圣人枉索方兄价,我与贤人也一中。”【词语圣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圣人

  • 不约而同

    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尺寸之势,起闾巷,杖棘矜,应时而皆动,不谋而俱起,不约而同会。”后以“不约而同”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。宋朱熹《答汪长孺书》:“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