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尧舜其犹病诸

尧舜其犹病诸

尧舜:传说中的古代圣君。病:担忧。诸:“之乎”的合音。 尧舜对此尚且感到为难呢。 表示标准太高,虽尧舜也愁难以达到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贡曰: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’子曰:‘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’”同书《宪问》:“修己以安百姓,尧舜其犹病诸!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孙叔敖遇狐丘丈人。狐丘丈人曰:‘仆闻之,有三利必有三患,子知之乎?’孙叔敖楚然易容曰:‘小子不敏,何足以知之?敢问何谓三利?何谓三患?’狐丘曰:‘夫爵高者,人妒之。官大者,主恶之。禄厚者,怨归之。此之谓也。’孙叔敖曰:‘不然,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。吾官益大,吾志益小。吾禄益厚,吾施益博。可以免于患乎?’狐丘丈人曰:‘善哉言乎!尧舜其犹病诸!’”同书卷八:“李克曰:‘臣闻贵而下贱,则众弗恶也;富能分贫,则穷士弗恶也;智而教愚,则童蒙者弗恶也。’文侯曰:‘善哉言乎!尧舜其犹病诸!寡人虽不敏,请守斯语矣。’”汉.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知人之德,尧犹病诸,雄何惭焉!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吊楚臣

    同“吊屈”。楚臣,指屈原。唐李白《赠崔秋浦》诗:“应念金门客,投沙吊楚臣。”

  • 圣人之教,不肃而成

    圣人的施教,不必过分严肃,但却能够成功。语出《孝经.圣治章》:“圣人之教,不肃而成,其政,不严而治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十六年》:“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,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:‘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

  • 视丹如绿

    三国魏嵇康《嵇中散集.郭遐叔〈赠嵇叔夜〉》:“心之忧矣,视丹如绿。”意为忧愁使视觉模糊、把红的看成绿的。后用以形容忧愁太甚。兼语 把红色看成像绿色,形容眼光模糊。三国魏·郭遐叔《赠嵇康》:“心之忧矣,

  • 西园拜官

    《后汉书.孝灵帝纪》:“初开西邸卖官,自关内侯、虎贲、羽林,入钱各有差。私令左右卖公卿,公千万,卿五百万。”《山阳公载记》:“时卖官,二千石二千万,四百石四百万:其次德次应选者半之,或三分之一,于西园

  • 五经笥

    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装五经的竹箱。称精通经学的人。唐 刘?《隋唐嘉话》卷上:“虞秘书世南曰:‘昔任彦昇善谈经籍,时称为五经笥。’”亦喻指饱学之腹。唐李颀《春送从叔游襄阳》诗:“向用五经笥,今为千里行。”

  • 雷令剑龙

    同“雷公剑”。唐鲍溶《寄福州从事殷尧藩》诗:“雷令剑龙知去未,虎夷云鹤亦来无?”

  • 哭途阮籍

    源见“哭穷途”。喻指穷途失路之人。唐罗邺《春过白遥岭》诗:“返驾王尊何足叹,哭途阮籍谩无聊。”

  • 颊上添毫

    亦作“颊上三毛”。颊:面颊。毫:毫毛。面颊上加上三根毫毛,形容绘画、文章等作品描绘生动传神。顾恺之(事迹见前“布帆无恙”条)绘画特别讲求传神,每画一幅人物图象,有时好几年都不给画中人点上眼睛。人们问他

  • 上林全树借君栖

    唐 刘?《隋唐嘉话》卷中:“李义府始召见,太宗试令咏乌,其末句云:‘上林多许树,不借一枝栖。’帝曰:‘吾将全树借汝,岂惟一枝?’”后因以“上林全树借君栖”喻给予高官显位。宋刘克庄《洞仙歌.癸亥生朝和居

  • 兔葵燕麦

    唐.刘禹锡《刘梦得文集》卷四《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引》:“重游兹观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”唐.孟荣《本事诗》:“刘尚书禹锡,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,凡十年始徵还。方春,作《赠看花诸君子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