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寄颜无所

寄颜无所

无地自容的意思。《晋书.蔡谟传》:“谟迁侍中司徒,上疏让曰:‘……尸素累积,而光宠更崇;谤讟弥兴,而荣进复加。上亏圣朝栋隆之举,下增微臣覆餗之衅,惶惧战灼,寄颜无所。’”尸素:尸位素餐,居其位不干事而光取俸禄的意思。讟( ㄉㄨˊ dú 毒):诽谤。覆餗:因力不胜任而败国政。


兼语 不知要将脸面放在哪里好。形容深感羞愧不安。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(蔡谟)迁侍中、司徒,上疏让曰:‘伏自惟省,昔阶谬恩……上亏圣朝栋隆之举,下增微臣覆��之衅,惶惧战灼,~。’”△多用于写人的自惭或自谦言语。


【词语寄颜无所】  成语:寄颜无所汉语词典:寄颜无所

猜你喜欢

  • 兰亭修禊

    晋.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

  • 青鸾

    源见“镜鸾”。借指镜。闽徐夤《上阳宫词》:“妆台尘暗青鸾掩,宫树月明黄鸟啼。”亦借喻失偶者。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青鸾不用羞孤影,开匣长如见故人。”同“青鸟使”。宋 赵令畤《蝶恋花》词:“废寝忘

  • 华子病忘

    《列子.周穆王》:“宋阳里华子,中年病忘,朝取而夕忘,夕与而朝忘,在途而忘行,在室则忘坐,今不识先,后不识今。”华子得了一种病,失去了记忆力。后以“华子病忘”用为健忘之典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六《自

  • 霾曀

    《诗.邶风.终风》:“终风且霾。”又:“终风且曀。”后以“霾曀”指蔽天的阴尘或云翳。《文选.木华〈海赋〉》:“若乃霾曀潜销,莫振莫竦。”吕向注:“霾曀,昏气也。”亦比喻社会政治黑暗。《宋史.真宗纪一》

  • 麒麟像

    同“麒麟图画”。清李渔《慎鸾交.魔氛》:“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,一个个要绩前勋,补画麒麟像。”【词语麒麟像】   汉语大词典:麒麟像

  • 秦讴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泛指嘹亮优美的歌咏。宋 尹济翁《一萼红.和玉霄感旧》词:“玉搔头,是何人敲折,应为节秦讴。”

  • 鹤珠

    源见“明珠报恩”。泛指珍宝。唐虞世南《文德皇后哀册文》:“晨兴弗豫,德音尔整。马鬣无封,鹤珠斯屏。”【词语鹤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珠

  • 折桂枝

    同“折桂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一折:“将你那偷香手,准备着折桂枝。”【词语折桂枝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桂枝

  • 充栋

    同“汗牛充栋”。宋陆游《冬夜读书》诗:“茆屋三四间,充栋贮经史。”【词语充栋】   汉语大词典:充栋

  • 绝长补短

    以有余补不足。一作“截长补短”、“绝长继短”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。”《墨子.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亳,绝长继短,方地百里。”并列 截断长的,接补短的。比喻长短相糅,互补相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