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宵衣旰食

宵衣旰食

宵:夜;旰(gān干):晚上。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入夜才吃饭。亦作“奸食宵衣”。比喻勤于政事。出自唐文宗之语。唐文宗的事迹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他在位之初,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,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,警惕小人,“宵衣旰食”,希望能远追三皇五帝的轨迹,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90下《文苑下·刘蕡传》5064页:“朕顾惟昧道,祇荷丕构,奉若谟训,不敢怠荒。任贤惕厉,宵衣旰食,讵追三五之遐轨,庶绍祖宗之鸿绪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杭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旋属方隅不宁,朝廷多事,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,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。” 宋·薛居正等《旧五代史·刑法志》:“伏以皇帝陛下,德合上玄,运膺下武,旰食宵衣而轸念,好生恶杀以推仁,几措典刑,固无冤枉。”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射策》:“奋乾纲旰食宵衣,持国柄敬天慰庙。” 清·徐元文等《明史·王直传》:“陛下宵衣旰食,徵天下兵,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,期灭此朝食,以雪不共戴天之耻。”


并列 宵,夜;旰,晚。天未明就穿衣起床,天黑了才吃饭。形容勤劳政事。语本南朝陈·徐陵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旰食宵衣。”《旧唐书·刘蕡传》:“若夫任贤惕厉,~,宜黜左右之纤佞,进股肱之大臣。”△褒义。常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谀辞。→废寝忘餐 宵旰勤食 废寝忘食宵旰焦劳 ↔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养尊处优 游手好闲。也作“宵旰勤劳”。


“宵衣旰 ( ɡàn) 食”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、天很晚才吃饭。这是一个文语,旧时用以称颂、阿谀帝王勤于政事之意。

“宵”、“旰”何义呢?

“宵”,夜。《说文·宀 ( miǎn) 部》: “宵,夜也。”段注: “《释言》、《毛传》皆曰 ‘宵,夜也。’”常语 “通宵达旦”,“宵”即夜。

“旰”,晚。《说文·日部》: “旰,晚也。…… 《春秋传》曰:‘日旰君劳。’”段注: “昭十二年 《左氏传》文。今本劳作勤。”

宵衣旰食”亦作 “旰食宵衣”。南朝·陈·徐陵 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 “勤民听政,旰食宵衣。”

今人民公仆勤于政事者,亦可谓之 “宵衣旰食”; 而一生勤劳者,亦可以此语相称。


【词语宵衣旰食】  成语:宵衣旰食汉语词典:宵衣旰食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

    晦:黑暗。已:止。 风雨之晨,天色昏暗,雄鸡啼叫不止。 比喻在黑暗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。语出《诗.郑风.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己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《南史.梁纪下.简文帝》:“为文自序云:‘

  • 英雄入彀中

    天下英雄皆入掌握之中。彀( ㄍㄡˋ gòu 够)中:弓箭射程之内,比喻控制之下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述进士》:“文皇帝修文偃武,天赞神授。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

  • 辟谷留侯

    源见“留侯慕赤松”。指张良辞官隐居学仙。唐白居易《裴侍中晋公以集贤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》:“乘舟范蠡惧,辟谷留侯饥。”

  • 求衣

    《汉书.邹阳传》:邹阳上吴王书曰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晋.臣瓒注:“文帝入关而立,以天下多难,故乃寒心战栗,未明而起。”史载,汉文帝当政之后,因天下多事,故小心谨慎,处理政务十

  • 每下愈况

    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庄子曰:‘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,每下愈况。’”意谓估量猪之肥瘦,越近猪的脚胫越能显示出它是否真肥。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清“道”的真实情况。况,由

  • 隐金华

    源见“叱石为羊”。比喻高士隐居深山。唐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诗:“栖拙隐金华,狎道访仙槎。”

  • 南冠囚

    同“南冠楚囚”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钟仪君子,入就南冠之囚;季孙行人,留守西河之馆。”元王逢《无家燕》诗:“昔本乌衣君,今学南冠囚。”

  • 爱而不见

    爱:“薆”的借字,隐藏。不见:即不现。 意谓隐蔽起来不露面。语出《诗.邶风.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唐.张说《送毛明府诗序》:“益赋金谷之诗,远送邯郸之陌。爱而不见,同

  • 二竖为灾

    源见“病入膏肓”。指生病。《民国通俗演义》二二回:“国势危险,一至于此。本想与诸公同心协力,保持国家,怎奈二竖为灾,竟致不起。”见“二竖为虐”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22回:“孙毓筠适在侧探病,林(述

  • 奋翮鹏程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喻奋发自强于仕途之中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庆贺》:“看我儿材器如瑚琏,你须奋翮鹏程,策名金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