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:‘太宗得魏徵,采拾阙遗,弼成圣政。今我得魏謩,于疑似之间,必极匡谏。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,庶几处无过之地。今授謩右补阙,委舍人善为之词。’又问謩曰:‘卿
作风不正,弄虚作假。汉代刘向《古列女传.晋范氏母》:“夫伐功施劳,鲜能布仁;乘伪行诈,莫能久长。”偏正 弄虚作似。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晋范氏母》:“夫伐功施劳,鲜能布仁,~,莫能长久。”△用于人的品性。
同“公孙牧豕”。公孙弘封平津侯,故称。宋黄庭坚《次韵杨明叔见饯》诗:“平津善牧豕,佽飞能斩蛟。”
源见“雕龙”、“绣虎”。赞美人长于文辞。明屠隆《昙花记.本传开宗》:“身在清虚府,须不是当日雕龙绣虎。”并列 比喻写作诗文豪放雄健。明·王世贞《桑民怿》:“桑民怿才名噪一时,几有~之称,此卷为盛秋官书
懵( ㄇㄥˇ měng )懂:糊涂。 形容人一辈子聪明,但在某一时间某一事件的处理上却糊涂了。语出《醒世恒言.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我杜子春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六回:“姐姐,怎么拿
源见“黄粱梦”。喻虚幻的事、痴心妄想。宋张炎《声声慢.重过垂虹》词:“重叹息,却如何不□,梦里黄粱。”
晦:黑暗。已:止。 风雨之晨,天色昏暗,雄鸡啼叫不止。 比喻在黑暗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。语出《诗.郑风.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己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《南史.梁纪下.简文帝》:“为文自序云:‘
源见“三已无愠色”。指不以一再罢官为意的情怀。唐张说《赠赵侍御》诗:“长沙?作赋,任道可知浅。请从三已心,荣辱两都遣。”【词语三已心】 汉语大词典:三已心
源见“言为心声”。指书面文字。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六:“心声不足以发其奥,心画不足以形其妙。”【词语心画】 汉语大词典:心画
源见“不龟手药”。比喻本来微贱而终得富贵之人。唐崔道融《旅行》诗:“谁怜不龟手,他处却封侯。”【词语不龟手】 汉语大词典:不龟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