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埋玉树

埋玉树

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‘庾文康亡,何扬州临葬,云:‘埋玉树箸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已!’”

晋书.庾亮传》:‘亮将葬,何充会之,叹曰:‘埋玉树于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!’”

何充把庾亮的死葬比为“埋玉树”,可见何对庾的尊仰与褒誉。“埋玉树”又省作“埋玉”,旧常用以比喻富有才华的人或美人之死,兼表哀挽悼惜之情。”

宋.范成大《石湖集》入《奠唐少梁晋仲兄弟墓下》诗:“黄壤一时埋玉树,青云何处用丹梯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庾文康(亮) 亡,何扬州 (充) 临葬云:‘埋玉树箸土中,使人情何能已已!’”《晋书·庾亮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庾亮 (字文康) 去世,何充去参加葬礼。临葬时说:“玉树从此埋入土中,让人痛惜之情绵绵不绝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杰出之人去世。

【典形】 埋玉、埋玉树、随玉树、玉人埋处、玉树悲黄土、玉树长埋、玉树埋尘、玉有谁埋、玉树埋。

【示例】

〔埋玉〕 清·王士禛《陈思王墓下作》:“今过埋玉地,重忆建安人。”

〔埋玉树〕 宋·范成大《奠唐少梁晋仲兄弟墓下》:“黄壤一时埋玉树,青云何处用丹梯?”

〔随玉树〕 唐·刘禹锡《西川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》:“只应随玉树,同向土中销。”

〔玉人埋处〕 明·汤显祖《哭徐先生墓》:“飞舄兰陵给事中,玉人埋处郁葱茏。”

〔玉树长埋〕 北周 · 庾信 《思旧铭》:“纪侯大去,怀王不返。玉树长埋,风流遂远。”

〔玉树埋尘〕 唐·陈子昂《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》:“金兰徒有契,玉树已埋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中月

    佛家语。以水中的月亮,并非实体,比喻一切事物本为空幻。《大智度论.初品.十喻》:“解了诸法,如幻如焰,如水中月,如镜中像。”诸法:指一切事物。

  • 大旱望雨

    同“大旱望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二:“这边朱景光家里,日日盼望消息,真同大旱望雨。”【词语大旱望雨】  成语:大旱望雨

  • 紫豉羹吴莼

    源见“千里莼羹”。指乡土特产美味。元周权《次韵徐景瑞席上》:“且安粗粝槃涧滨,未厌紫豉羹吴莼。”

  • 无妄之灾

    《易.无妄》:“六三,无妄之灾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灾。”无妄:出其不意,不能预料,谓指意外的灾祸。如上所言,拴在路边的牛被过路人牵走,附近的住户却平白无故地被怀疑和搜捕。真是祸从天降,始料不及

  • 筑岩钓渭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贤士隐居待时。宋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八:“史臣至比之为筑岩钓渭,亦过矣哉!”并列 贤才高士隐居待时。傅说初隐于傅岩,为胥靡版筑以供食,后为殷高宗贤相;姜尚钓于渭水之

  • 干椹䝁豆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贾逵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杨沛字孔渠,冯翊万年人也。初平中,为公府令史,以牒除为新郑长。兴平末,人多饥穷,沛课民益畜干椹,收䝁豆(䝁,音lāo,䝁豆,野绿豆),阅其有余以补不足,如

  • 堂上鸣琴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扬地方官吏廉政亲民。清李渔《赠荆州李雨商太守》诗:“堂上鸣琴山亦响,阶前舞鹤鸟俱驯。”

  • 灵寿杖

    灵寿:树名,又名椐,可制杖。灵寿树外观似竹,有枝节,长八九尺,外围三四寸,制杖不用削治,自然符合要求。西汉末年,太师孔光因王莽专权而坚持称病辞位。太后下诏说:“……命太师不必每天上朝,十天赐给一次御餐

  • 苏季裘敝

    同“季子貂敝”。清归庄《与顾宁人书》:“不忧苏季裘敝,范叔衣寒。”

  • 蒲牒写书

    蒲:水生植物名,可以织席。牒(dié蝶):古代的书板。路温舒,字长君,西汉钜鹿东里(今河北衡水西南)人,他父亲是乡里的看门人。因家境贫寒,路温舒从小牧羊。他在水泽旁摘采蒲叶编成蒲简,练习写字。由于刻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