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后顾之忧

后顾之忧

后顾,回过头来照看。忧,忧虑。形容在前进和外出时,对后方和朝中、家中的挂念、担心。源出北魏李冲故事。李冲(449-498年),字思顺,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)人,敦煌公李宝的小儿子。少孤,得长兄训导。高祖时渐见宠信,累官至尚书仆射,封开国侯,每当车驾南伐冲就留守洛阳。冲机敏有巧思,高祖迁都洛阳,把营造新宫的任务,交给了李冲。冲操劳文簿兼及匠制,虽几案盈积、刀凿在手也不厌倦,事事妥贴,自己却年仅四十就鬓发斑白。因此,朝中人人归心,高祖也亲敬相待,君臣之间情义不二。李彪初入京时,孤单寡援,也倾心敬重冲,冲器重其才学,以礼结讷,并常向高祖介绍。不料,彪得高祖知遇后,就说不是借助李冲的举荐,也毫无往昔的崇敬之意。后高祖南征,任城王澄常陈述李彪倨傲无礼,冲就将彪的罪状上奏,言辞激切,并痛加自责,甚至瞋目呼彪为小人。然而冲素性温和,偶一激怒,竟致发病,十余日而卒,年四十九。高祖悲泣不能自制,车驾还洛阳时路经冲墓,久久掩泣,与留京百官相见后,百官都叙述冲病故之事并落泪,高祖道:“仆射执掌中央,总理朝务,居身清正,使我无后顾之忧。”亦作内顾之忧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53《李冲传》1188、1189页:“(冲)葬于覆舟山……高祖之意也。后车驾自邺还洛,路经冲墓,左右以闻,高祖卧疾望坟,掩泣久之……及与留京百官相见,皆叙冲亡没之故,言及流泪。高祖得留台启,知冲患状,谓右卫宋弁曰:‘仆射(yè叶),执我枢衡(中央行政机关),总厘朝务,清俭居躬,知宠已久。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,一朝忽有此患,朕甚怀怆慨。’其相痛惜如此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91回:“今南方已平,可无内顾之忧。”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62回:“灵公曰:‘将军为殿,寡人无后顾之忧矣。’” 明《杨家将传》4回:“为今之计,可遣人与杨业讲和,然后回兵,可无后顾之忧矣。”


偏正 指来自后方的或未来的忧虑。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无~,一朝忽有此患,朕甚怀怆慨。”△多用于形容忧虑。→心事重重 ↔心无挂碍。也作“顾内之忧”、“后顾之患”、“后顾之虑”、“后顾之虞”。


解释顾:回头看。泛指来自后方的或家里的忧患。

出处魏书·李冲传》:“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,一朝忽有此患,朕甚怀怆慨。”

李冲是南北朝时北魏名臣,他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,由长兄荥阳太守李承抚养。李承经常说:“这个小弟弟的器量不凡,应当给予厚望。”当时州牧郡守的子弟常常侵扰百姓,随意索要财物,只有李冲和李承的儿子清静简朴、行为高洁,被当时的人所赞赏。

李冲担任官职后,办事机敏,性格柔顺,逐渐得到了皇帝的宠信。因为成功推行户籍和赋税制度改革,利国利民,又受到太后的恩宠。身居要职后,李冲不计个人好恶,秉公处事,得到大家的好评和信任。

当时有个叫李彪的人,孤立无助但自强不息,能不随众媚俗。因为李冲尊敬读书人,李彪就一心依附李冲。李冲也看中李彪的学问,就谦虚有礼地接纳他,常向皇帝推荐,在公私事务上都尽力帮助。等李彪担任高官后,也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喜爱,便认为不必再理会李冲,对李冲不再尊敬。李冲对此非常气愤,便在皇帝南征时将李彪逮捕。李冲性格一贯柔和宽厚,可一旦暴怒,就会突发慌乱惊悸的病症。面对李彪,李冲盛怒难忍,怒睁双眼,大声叫骂,狂病突发,十多天后去世,当时只有四十九岁。

皇帝回京后,与大臣们谈起李冲,痛惜地说:“李冲总理朝政,清廉简朴,仁爱明智,忠诚高尚。我因为这些,把朝廷的权力都委托给他,使我跨出国境南征时没有任何来自后方的忧患。现在他忽然这样,让我一想到都觉得无限悲怆与感慨。”

反义无忧无虑

例句

徐虎的妻子表示全力支持丈夫,不让他有后顾之忧。


【词语后顾之忧】  成语:后顾之忧汉语词典:后顾之忧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室事

    同“宣室问鬼神”。唐方干《送郑端公》诗:“圣主伫知宣室事,岂容才子滞长沙。”

  • 荆枝茂

    周景式《孝子传》:“古有兄弟,忽欲分异,出门见三荆同株,接叶连阴,叹曰:‘木犹欣聚,况我而殊哉?’还为雍和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九引)传说将要分家的三兄弟,见到三棵荆树同株茂盛而改变了分家的打算。

  • 夏后两龙

    《山海经.海外西经》:“大乐之野,夏后启于此儛九代;乘两龙,云盖三层。左手操翳,右手操环,佩玉璜。”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,神话传说他承禹位,不恤国事,惟以酒食声色自娱,复窃天乐助兴,致遭亡国惨祸。说他乘

  • 云台画像

    《后汉书.朱景王杜等传论》:“永平中,显宗追感前世功臣,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 云台,其外又有王常、李通、窦融、卓茂,合三十二人。”后因以“云台画像”指获得殊荣的功臣名将。唐唐彦谦《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

  • 对鵩

    源见“贾生赋鵩”。谓面对凶厄。唐元稹《病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》:“坐隅甘对鵩,当路恐遭豺。”

  • 倩女魂离

    同“倩女离魂”。明孟称舜《娇红记.合冢》:“提起泪珠双揾,便做道倩女魂离,怎得个重生时分?”

  • 刻画毋盐

    同“刻画无盐,唐突西施”。宋陈亮《桂枝香》词:“做数珠见,刻画毋盐唐突。”

  • 小冠子夏

    西汉人杜钦字子夏,从小就致力钻研经学,家中富有,但一只眼失明,所以不想作官。茂陵人杜邺也字子夏。两个杜子夏都以才能出众而在京城闻名。当地士人称杜钦为“盲杜子夏”来加以区别。杜钦厌恶这个以人的生理缺陷命

  • 连六

    同“连六鳌”。唐张友正《钓鳌赋》:“谓优游以无穷,何瞬息而连六。”明杨基《钓鳌海客歌》:“重施龙伯国人技,一展丝纶连六归。”【词语连六】   汉语大词典:连六

  • 摽梅

    《诗经.召南.摽有梅》(有:语助词):“摽(音biào)有梅,其实七兮;求我庶士(指国君以外卿大夫及士诸掌事者),迨其吉兮。”摽,掉落。梅子成熟时,自然落地。相传周时,女子到结婚年龄,便都及时出嫁。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