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流合污

同流合污

原作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。原意指言行与流俗常人相同,后用来称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孟子在批评那些好好先生时说,这种人降低自己身分,说话、办事都和流俗常人没有什么两样,在黑暗的社会里仿佛过得很舒心,平常与人相处也貌似忠厚老实,做起事来也廉洁方正。大家都喜欢他,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正确,但是与尧舜之道却是格格不入的,所以说是损害道德的大害虫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尽心》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,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洁,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,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,故曰德之贼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宋·朱熹《答胡季随书》:“说是讲学,不如同流合污,着衣吃饭,无所用心之省事也。”


并列 流,流俗。污,指混浊的世道。原指随俗浮沉,后多指与坏人一起做坏事。语本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浊世。”曹靖华《飞花集》:“当然,世上所谓洁身自好,在这种情况下,不~,是一个人的风骨,是好的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自甘堕落的人。→沆瀣一气 ↔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


解释本指随俗浮沉。后用来表示随同坏人,为非作歹。

出处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非之无举也,刺之无刺也;同乎流俗;合乎污世;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洁;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;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,故曰德之贼也。”

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孟子:“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经说过,自己的学生志向远大但做事粗略。孔子为什么思念他这些狂放的学生呢?”孟子说:“孔子说,得不到有中正大道之人来传授,就只能结识狂放之人和洁身自好之人,因为狂放的人勇于进取,洁身自好之人有所不为。孔子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。”万章又问:“孔子所说的伪善欺世、戕害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?”孟子说:“那种八面玲珑、四方讨好的人就是伪善欺世的人。”

万章又问:“全乡的人都说某人是个老好人,他也处处表现为一个老好人,孔子却把他看成戕害道德的人,为什么呢?”孟子说:“这种人,要批评他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,要指责他又没有可以挑剔的。他和浅薄的世俗同流,和污浊的尘世迎合,为人好像忠诚老实,行为好像廉正清洁,大家喜欢他,他也自以为是。但实际上,他完全违背了尧舜之道,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。”

近义沆瀣一气

反义洁身自好

例句

对于落后的青少年如不加强思想教育,他们就可能同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。


【词语同流合污】  成语:同流合污汉语词典:同流合污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至察则无徒

    喻人过于苛察,则不能容人。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

  • 朵云

    源见“韦陟五朵云”。对别人书信的敬称。宋汪洋《回谢王参议启》:“尚稽尺牍之驰,先拜朵云之赐。”【词语朵云】   汉语大词典:朵云

  • 信陵恩

    源见“信陵虚左”。美称别人的赏识或重用。唐王昌龄《答武陵田太守》诗:“曾为大梁客,不负信陵恩。”

  • 忧鱼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谓担心水患。唐韩愈孟郊《秋雨联句》:“水怒已倒流,阴繁恐凝害。忧鱼思舟楫,感禹勤畎浍。”【词语忧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忧鱼

  • 静专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其静也专,其动也直。”韩康伯注:“专,专一也。”后以“静专”谓贞静专一。唐元稹《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》:“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……静专勤直,志行修明。”【词语静专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介休巾

    同“林宗巾”。明李东阳《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六韵》:“空传马融帐,真慕介休巾。”

  • 汉使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汉张骞出使西域所乘的船只。唐元稹《感石榴二十韵》:“何年安石榴,万里贡榴花。迢递河源道,因依汉使槎。”

  • 银屏中彩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求婚成功。清蒲松龄《代毕某为玄孙求婚通启》:“银屏中彩,当年孔雀双飞;玉树生花,此日蒹葭永附。”

  • 解愠

    源见“阜财解愠”。谓为民造福,消除怨怒。唐张九龄《恩赐乐游园宴应制》诗:“晞阳人似露,解愠物从风。”【词语解愠】   汉语大词典:解愠

  • 簪橐

    《汉书.赵充国传》:“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橐,契囊也。近臣负橐簪笔,从备顾问,或有所纪也。”后因以“簪橐”指近臣的笔墨生涯。宋孙觌《七星岩》诗:“十载污修门,簪橐侍帝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