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指奴婢仆役们。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擎履箱。”唐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平头奴子摇大扇,五月不热疑清秋。”偏正 指奴婢仆役们。语出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珊瑚挂镜烂生光,平头奴子
《书.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后以“明若观火”形容观察事物十分清楚明白。唐陆贽《奉天前所答奏未施行状》:“善恶从类,端如贯珠;成败象行,明若观火。”见“洞若观火”。唐
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第一章:“孟子少时诵,其母方织。孟子辍然中止,乃复进。其母知其谊(通谖,忘记)也,呼而问之曰:‘何为中止?’对曰:‘有所失复得。’其母引刀裂其织,以此诫之。自是之后,孟子不复谊
一般指多年形成的习性无法改变,有时也形容不改变信仰,立场坚定。高获字敬公,汝南新息(今河南息县)人,少时游学京师,是光武帝刘秀的旧识。东汉初,他的老师欧阳歙犯法下狱,高获头戴铁冠,身着犯人受刑的斧锧,
同“鲁鱼亥豕”。明高启《赠墨翁沈蒙泉》诗:“一朝得此复何用,惭注鱼豕笺虫虾。”【词语鱼豕】 汉语大词典:鱼豕
同“斗间紫气”。清赵执信《赠山阳程远复》诗:“斗牛紫气常浮动,定有张 雷识剑光。”
《维摩诘经.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“不二法门”,原为佛家语。谓修行入道有八万四千法门,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,能直见圣道,不可言传。后用以指
同“徐墓剑”。清吴伟业《遇宋子建话故友有感》诗:“对酒徐君剑,披衿宋玉秋。”
忠臣一定要到孝子的家门寻访。 古时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。语出《后汉书.韦彪传》:“孔子曰:‘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李贤注:“《孝经纬》之文也。”《宋书.文九
古曲调名,又叫《渭城曲》。唐代诗人王维写有一首送别诗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浥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饮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后来入乐府,以为送别曲,反复诵唱,谓之“阳关三叠”。宋.苏轼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