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谓进翰林院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六回:“才得几天儿,居然金榜题名,玉堂学步,成了人了。”述宾 玉堂,汉以后指翰林院。谓初进翰林院。《儿女英雄传》36回:“回想他三年前……可不是大妞妞似的
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。”后以“友助”谓相互帮助。梁启超《史记货殖列传今义》:“何不合全国之力相联属、相友助以与他国敌。”【词语友助】 汉语大词典:友助
《大戴礼记.保傅》:“于是有进善之旌,有诽谤之木,有敢谏之鼓。”《史记.孝文本纪》唐司马贞《索引》注引《尸子》云:“尧立诽谤之木。”《淮南子.主术训》:“尧置敢谏之鼓,舜立诽谤之木。”据古史传说,尧舜
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九章.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糅,混杂。概,古代用升斗量物时用以取平的工具。“一概量”谓忠佞不分,衡量时用同样的标准,不加区别。后因用指等量齐观,不加区别地一律对待。
源见“筑室道谋”。与行路人相谋。喻意见分歧,难于成事。唐柳宗元《梓人传》:“或曰:彼主为室者,傥或发其私智,牵制梓人之虑,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,虽不能成功,岂其罪耶!”【词语道谋】 汉语大词典:道谋
源见“镜鸾”、“别鹤操”。借指伤心的失偶者。唐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琴前镜里,孤鸾别鹤之哀;竹死城崩,杞妇湘妃之怨。”
同“披鹤氅”。宋苏轼《雪诗八首》之二:“闲来披氅学王恭,姑射群仙邂逅逢。”
《诗.卫风.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
同“范叔袍”。明李东阳《畏吾村先墓忽枉刘司马见过感而有诗》:“巨卿白马期再到,范叔绨袍义可忘?”
同“棠树”。南朝梁简文帝《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》诗:“柳栽今尚在,棠阴君讵怜。”唐刘长卿《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》诗:“幸容栖托分,犹恋旧棠阴。”【词语棠阴】 汉语大词典:棠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