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刍狗

刍狗

庄子.天运》:“夫刍狗之未陈也,盛以箧衍,巾以文绣,尸祝斋戒以将之;及其已陈也,行者践其首脊,苏者取而爨之而已。”《三国志.周宣传》:“尝有问宣曰:‘吾昨夜梦见刍狗,其占何也?’宣答曰:‘君欲得美食耳!’有顷,出行,果遇丰膳。后又问宣曰:‘昨夜复梦见刍狗,何也?’宣曰:‘君欲堕车折脚,宜戒慎之。’顷之,果如宣言。后又问宣:‘昨夜复梦见刍狗,何也?’宣曰:‘君家失火,当善护之。’俄遂起火。语宣曰:‘前后三时,皆不梦也。聊试君耳,何以皆验邪?’宣对曰:‘此神灵动君使言,故与真梦无异也。’又问宣曰:‘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,何也?’宣曰:‘刍狗者,祭神之物。故君始梦,当得馀食也。祭祀既讫,则刍狗为车所轹,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。刍狗既车轹之后,必载以为樵,故后梦忧失火也。’”后因以“刍狗”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。晋刘琨《答卢谌》诗:“如彼龟玉,韫椟毁诸。刍狗之谈,其最得乎?”唐李颀《裴尹东溪别业》诗:“始知物外情,簪绂同刍狗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夫刍狗之未陈也,盛以箧衍,巾以文绣,尸祝齐(斋) 戒以将之; 及其已陈也,行者践其首脊,苏者取而爨之而已。”

【今译】用草编扎的狗,未献祭时盛在竹箱里,覆盖绣巾,主持祭祀的人斋戒后恭敬地护送它; 然而献祭之后,行人踏着它的身体走过,打草的人将它取去作柴火烧掉而已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借指轻贱无足轻重的东西或言论。

【典形】 刍狗、刍狗难重陈、刍狗贻梦、无用刍狗、永弃同刍狗、陈新刍狗。

【示例】

〔刍狗〕 晋·刘琨《答卢谌》:“如彼龟玉,韫椟毁诸,刍狗之谈,其最得乎?”

〔刍狗难重陈〕 宋·苏轼《刘莘老》:“出试乃大谬,刍狗难重陈。”

〔刍狗贻梦〕 唐·王绩《答刺史杜之松书》:“亦将恐刍狗贻梦,栎社见嘲。去矣君侯! 无落吾事。”

〔无用刍狗〕 唐·骆宾王《与程将军书》:“若下仆者,天地中一无用刍狗耳。”

〔永弃同刍狗〕 唐·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不应永弃同刍狗,且复飘摇类转蓬。”


【词语刍狗】   汉语词典:刍狗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桥鼓声

    《晋书.陆机传》:“陆机字士衡,吴郡人也……列军自朝歌至于河桥,鼓声闻数百里,汉魏以来,出师之盛未尝有也。长沙王乂奉天子与机战与鹿苑,机军大败,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,水为之不流……”晋陆机,西晋文学家

  • 叔度陂湖

    《后汉书.黄宪传》:“叔度(黄宪字)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”后因以“叔度陂湖”比喻人的器宇胸襟宏伟宽大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多君于士元廊庙,待我以叔度陂湖。”主谓 比喻人

  • 结驷连镳

    见“结驷连骑”。南朝梁·萧统《〈陶渊明集〉序》:“~之游,侈袂执圭之贵。”【词语结驷连镳】  成语:结驷连镳汉语大词典:结驷连镳

  • 请君入瓮

    宋.司马光《资治通鉴.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》:“或告文昌右丞(唐代尚书省设左丞及右丞官员,左丞总管吏部、户部、礼部事务,右丞总管兵部、刑部工部事务。文昌,官署名,即尚书省,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,

  • 戏莱斑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 翁溪园《水调歌头.寿常州刘守》词:“寿仙堂下,应伴凫舄戏莱斑。”

  • 姑射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肤若冰雪,淖约若处子。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。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其神凝,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。”郭庆藩集释:“冰,古凝字。肌肤若冰雪,即《诗》所谓

  • 触类而通

    同“触类旁通”。《说郛》卷七七引宋李之彦《东谷所见.寿命福德》:“人之念虑一正,则万善可触类而通;行一善,则万善皆萌蘖于此。”见“触类旁通”。《说郛》卷77引宋·李之彦《东谷所见·寿命福德》:“人之念

  • 三槐位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指三公之位。宋范成大《太傅杨和王挽歌词》:“半世三槐位,千秋异姓王。”

  • 藜照

    同“藜阁火”。清赵翼《题洪稚存寒檠永慕图》诗:“著书藜照太乙分,博物犀然百怪惧。”

  • 东邻妙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指绝色女子,多为其所爱慕者。宋贺铸《木兰花.东邻妙》词:“倾城犹记东邻妙,尊酒相逢留一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