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公听并观

公听并观

从多方面听取意见,全面观察问题。蒋济,字子通,楚国平阿(今湖北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,计退吴兵,解合肥之围,拜丹阳太守,甚得信任。魏文帝曹丕时先后任散骑常侍、东中郎将、尚书等职。齐王曹芳时迁太尉,依附司马懿,对抗曹爽,进封都乡侯。蒋济颇有远识,明帝曹睿时,中书监职权太重,遂上疏说:“大臣职权太重时就会危害国家,太亲近左右心腹就会被蒙蔽。我希望陛下多潜心思考,从多方面听取意见,全面观察问题,救过补阙,令各官各行其职,而又没有权臣。”明帝很赞同,迁之为护军将军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蒋济传》卷14第452页:“时中书监、令号为专任,济上疏曰:‘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蔽,……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,公听并观,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齐书·崔偃传》:“公听并观,申人之冤,秉德任公,理人之屈,则普天之人,争为之死。” 宋·王安石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:“刑平而公,赏重而信,纳用谏官御史,公听并观,而不蔽于偏至之谗。”


并列 并,多方面地。公正地听取意见,全面地观察事物。宋·王安石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》:“刑平而公,赏重而信,纳用谏官御史,~,而不蔽于偏至之谗。”△褒义。 用于描写全面、公正。↔偏听偏信


【词语公听并观】  成语:公听并观汉语词典:公听并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挥落日戈

    同“挥戈回日”。明刘基《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》之一:“何自能挥落日戈,时衰宁复感山河。”

  • 庭闱

    旧称父母居住之地。也借以称父母。唐代杜甫《送韩十四江东省觐》诗:“我已无家寻弟妹,君今何处访庭闱?”【词语庭闱】   汉语大词典:庭闱

  • 求志达道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后以“求志达道”指儒家穷藏达济,即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。明李贽《藏书.世纪列传总目后论》:“自儒者出,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。”【词语求志达道】

  • 负米安亲

    同“负米”。唐罗隐《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》诗:“雠书发迹官虽屈,负米安亲路不赊。”

  • 东山芳意

    参见:东山趣

  • 垫角风标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指名士风采。清袁枚《与郭凤池侍讲秦淮话旧作》诗:“垫角风标传白下,唾壶恩宠极青宫。”

  • 伤麟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谓感叹不得其时,不能施行正道。唐玄宗《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》诗:“叹凤嗟身否,伤麟怨道穷。”宋范仲淹《寄赠林逋处士》诗:“朝廷唯荐鹗,乡党不伤麟。”【词语伤麟】   汉语大词典:伤麟

  • 周颙韭

    源见“周妻何肉”。指韭菜。唐李商隐《题李上谟壁》诗:“嫩割周颙韭,肥烹鲍照葵。”

  • 蟠木材

    同“蟠木”。唐钱起《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》诗:“隐者守恬泊,春山日深净。谁知蟠木材,得性无人境。”

  • 落阱下石

    别人落陷阱,不但不救,反而向他投掷石头。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后用以比喻见人遭遇危难而又乘机加害于人。亦作“落井下石”。见“落井下石”。【词语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