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任重道远

任重道远

负担沉重,路程遥远。比喻担负的责任既重大又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。曾子在教导他的学生时说,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没有毅力,因为他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。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,能说不重大吗?到死方休,能说路程不遥远吗?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商君书·弱民》:“背法而治,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,济大川而无舡楫也。”


并列 任,负担。担子沉重,路程遥远。比喻责任重大,必须历经长期的艰苦奋斗。语本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张贤华《欲海沉浮》:“赵海生身子往后重重一靠,止住笑,正色道:‘是的,这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……“黄”不扫不行,“丑”不打也不行,~,任务艰巨……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鼓励勤奋进取。→任重致远 负重致远 ↔拈轻怕重 避重就轻 无所作为。也作“任重道悠”、“道远任重”。


解释负担沉重,路途遥远。后用来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,同时还要经过长久的努力。

出处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’”

论语》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,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。

曾子(公元前505~前435),姓曾,名参,字子舆。曾参以及他的父亲曾晳都是孔子的弟子。曾晳算是孔子学生中比较能够领略老师胸怀和抱负的一个人。有一次,曾晳和子路、冉有、公西华陪孔子坐着。孔子问他们的志向,曾晳说:“暮春三月,穿上春天的服装,邀上五六个成年人,带上六七个小孩子,在沂水里洗洗澡,到雩台(yú,祈雨台)上吹吹风,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。”描绘了一个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,得到孔子的赞赏。

曾参的成就比他父亲要高。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,勤奋好学,颇得孔子真传,是孔子孙子孔汲(子思)的老师,孔汲又是孟子的老师。因此,曾参上承孔子之道,下启思孟学派,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,后世把他与孔子、孟子、颜回、孔汲并称为儒家五大圣人。

曾参曾经说:“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、意志坚强,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,同时征途遥远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他们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,这能不重大吗?他们直到死才停息,这能说不遥远吗?”

近义负重致远

例句

青年人任重道远,要继承的不是财产,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,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。


【词语任重道远】  成语:任重道远汉语词典:任重道远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作孽,犹可违

    孽:灾祸。 天造成的灾祸,还可以回避。 与“自作孽不可活”相对而言,表示天灾还不及人祸可怕。语出《书.太甲中》:“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逭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三回:“这人力定可回天,便叫作‘天

  • 太尉营

    同“细柳营”。周亚夫官至太尉,故称。唐罗隐《感旧》诗:“剑佩孙弘阁,戈铤太尉营。”

  • 枕戈泣血

    《宋书.桂阳王传》:“乐毅归赵,不忍谋燕;况孤子礼则君臣,恩犹父子者乎。所以枕戈泣血,祇以兄弟之仇尔。”枕戈:头枕兵器。泣血:哭得眼里流出血来。形容极度哀伤,枕戈而泣,眼中流血。后因以“枕戈泣血”为时

  • 鸰原

    源见“鹡鸰在原”。喻指友爱的兄弟。唐杜甫《赠韦左丞丈济》诗:“鸰原荒宿草,凤沼接亨衢。”宋范成大《新馆》诗:“鸰原定相念,因风报无恙。”【词语鸰原】   汉语大词典:鸰原

  • 龙逢极谏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桀(夏朝末代暴君)为酒池,可以运舟,糟丘足以望十里,而牛饮(俯身就池而饮,状如牛饮水)者三千人。关龙逢进谏曰:‘古之人君,身行礼义,爱民节财,故国安而身寿。今君用财若无穷,

  • 臣邻

    《书.益稷》:“臣哉邻哉,邻哉臣哉。”孔传:“邻,近也。言君臣道近,相须而成。”本谓君臣应相亲近,后泛指臣庶。《通志.总序》:“傥臣邻皆如此,则顾问何取焉?”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觐圣》:“阅史披图,猛欲

  • 梦叶非熊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指承担宰辅重任。宋 赵福元《沁园春.庆赵运干》词:“后五日,有竹湖公相,梦叶非熊。”

  • 柳暗花明

    源见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喻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。梁启超《外交欤内政欤》:“我们读西洋史,真是越读越有趣,处处峰回路转,时时柳暗花明。”并列 绿柳成阴,繁花似锦。形容春光明媚。后常比喻环境一下子发

  • 官蚁穴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梦中富贵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幾复答予所赠三物》之二:“薰衣作家想,伏枕梦闺姝。游子官蚁穴,谪仙居匏壶。”

  • 明妃怨

    源见“昭君出塞”。指塞外乡愁。唐顾况《刘禅奴弹琵琶歌》:“明妃怨中汉使回,蔡琰愁处胡笳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