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阮公钱”。清 姚潜《饮孙子鱼琴来阁同汪度若吴方明曹殷六杜吹旺》诗:“阮宣钱已尽,赖尔破愁颜。”
《史记.张丞相传》:“苍坐法当斩,解衣伏质,身长大,肥白如瓠(音hù,一种葫芦)。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,乃言沛公,赦勿斩。”男子壮硕健美谓“瓠肥”。宋.苏轼《后杞菊赋》:“或糠核而瓠肥,或粱肉而墨瘦。”
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之竹简上,故称法律为“三尺法”。此典指有人问杜周:您判案不遵循三尺竹简上书写之法律吗?后以此典比喻法律、法令。 杜周,杜衍(今河南南阳西南)人。为人少言,慎重多虑而决断迟缓,表
《史记.夏侯婴传》:“至彭城,项羽大破汉军。汉王败,不利,驰去。见孝惠、鲁元,载之。汉王急,马罷(疲),虏在后,常蹶两儿欲弃之,婴常收,竟载之,徐行面拥树乃驰。”裴骃集解引苏林注:“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
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文人潦倒未遇,被迫从事贱役。清 袁龙《端正好.寿业师爱庐兄五十》套曲:“也曾做度曲屯田,歌扇僧弥,卖酒长卿。”
唐.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,驾赤虬,持一板,书如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,云:当召长吉。长吉了不能读,歘下榻叩头,言:“阿瓕(音nǎi,同奶;阿奶,母亲的意思)老且病,贺不愿去。
《后汉书.索卢放传》:“今天下所以苦毒王氏,归心皇汉者,实以圣政宽仁故也。而传车所过,未闻恩泽。太守受诛,诚不敢言,但恐天下惶懼,各生疑变。夫使功者不如使过,……”使用有功的人不如用犯过错误的人。意思
参见:饮水
同“青蘋末”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团扇铭》:“清逾蘋末,莹等寒泉。”唐李峤《风》诗:“落日生蘋末,摇扬遍远林。”【词语蘋末】 汉语大词典:蘋末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为长者折枝,以长者之命,折草木之枝,言不难也。”后用为为长者效劳之典。明归有光《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》:“折枝之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