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藕无丝
源见“哭秦庭”。指为除国难,满怀忠愤,向别方求援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谈义》:“你当初入楚之时,又还记得夷其宗庙,残其丘垅,昭王出奔,包胥哭秦之事乎?”
指荆轲(Kē科)在秦王政(即秦始皇)面前把地图展开到最后,露出匕首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拼死抗争的壮烈行为。或比喻真相毕露,誓不两立。战国末,公元前227,荆轲,字公叔,奉燕国太子姬丹之命,与秦舞阳(一作
唐代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绝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瓶坠簪折知奈何,似妾今朝与君别。”这一首新乐府的内容是写一女子随情人私奔,因受到公婆的歧视,最后被离弃。后因以“瓶坠
渊:深潭。渟:水积聚而不流通。岳:山岳。峙:耸立。像渊一样深沉,像山一样耸立。比喻人品端庄,才德深厚。晋.石崇《楚妃叹》:“矫矫庄王,渊渟岳峙,冕旒垂精,充纩塞耳。”见“川渟岳峙”。晋·石崇《楚妃叹》
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飞鸟铩翼,走兽挤脚。”高诱注:“纣田猎禽荒无休止日,故飞鸟折翼,走兽毁脚,无不被害也。”又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鸟铩翮,兽废足。”后因以“铩翮”比喻人生受挫折。唐杜甫《敬寄族弟唐十
源见“伯乐一顾”。比喻受名人知遇赏识的荣耀。唐温庭筠《上盐部铁侍郎启》:“倘一顾之荣,将回于咳唾;则陆沉之质,庶望于骞翔。”
同“解佩游女”。宋廖行之《卜算子.元夜观灯》词:“多少江滨解佩人,邂逅无穷意。”
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喻高低悬殊。元方回《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》:“人物真高绝,何徒上下床?”偏正 有睡在上床和下床的人。比喻德行有高低悬殊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载:许汜遭乱,过下邳去见陈登,登
源见“四知金”。指暗中行贿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贿权》:“全凭仗金投暮夜,把一身离阱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