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典指蔺(lìn躏)相如顾全大局而忍让及廉颇坦诚认错赔罪的故事。后以此典比喻顾全大局,忍让小忿;或向人认错,请求宽恕,不计嫌怨。蔺相如,赵国(都邯郸,今河北邯郸)人,曾是宦官头目缪(miào庙)贤的家
源见“覆水难收”。喻弃妇。明李梦阳《去妇词》诗:“贱妾甘作覆地水,郎君忍作离弦箭。”
同“网开三面”。唐李白《大猎赋》:“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……乃命去三面之网,示六合之仁。”
东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》卷六《声音》:“昔章帝时,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,白玉管。知古以玉为管,后乃易之以竹耳。”后汉章帝时,曾在舜祠下发现白玉的笙,乃知古以玉制笙,后才用竹制造。后遂用为古乐失传
源见“梁园赋雪”。借指贵族豪华的游宴之所。唐罗隐《所思》诗:“梁王 兔苑荆榛里,炀帝 鸡台梦想中。”
源见“静婉”、“歌落梁尘”。指美妙的歌声。唐温庭筠《题柳》诗:“香随静婉歌尘起,影伴娇娆舞袖垂。”
同“凤女台”。唐李峤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:“鸾辂已辞乌鹊渚,箫声犹绕凤皇台。”
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,后则泛指不畏艰险,勇往直前的精神,孟子认为,尊重和使用士人,发展工商,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“仁政”的五项标准。他说,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,那么,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
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好坏优劣。唐武翊黄《瑕瑜不相掩》诗:“泾 渭流终异,瑕瑜自不同。”亦谓指出缺点和优点。清孙枝蔚《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》诗:“君文齐欧 曾,予诗拟应 徐;有作必相示,一字互瑕瑜。”
清 梁章鉅《称谓录》卷八载:“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,上幸太常府,令荣坐东面,设几。故师曰西席。”古人席次尚右,右为宾师之位,居西而面东。后尊称受业之师或幕友为“西席”。《红楼梦》二回:“知他正要请一西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