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临渴掘井

临渴掘井

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,为时已晚。春秋时,鲁国内乱时鲁昭公被迫出奔齐国。齐景公问他,您这么年轻,怎么会失掉自己的国家呢?鲁昭公回答道,我小的时候,许多人爱我,而我对他们不礼貌。许多人劝谏我,我又出于忌恨而不采纳,因此内外没有辅弼之臣。没有辅弼之臣,巴结奉迎之徒即群拥而上。他们就好象秋天的草一样,虽然枝叶美观茂盛而根基孤弱,秋风一刮,扫地以尽。齐景公觉得他的总结很好,便对晏子说,如果让他重新回国为君,岂不是可以与古代名君相比拟了吧!晏子回答道,不是这样。傻瓜爱吃后悔药,笨蛋往往自己觉得聪明,落水者是因为不了解涉水之路,迷路人是因为事先未问路。水没到顶再问涉水之路,迷了路再去打听,就好象快要打仗了才慌忙打造兵器,吃饭噎着了再去打井,即使速度再快,也来不及了。

【出典】:

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鲁昭公失国走齐,景公问焉,曰:‘子之年甚少,奚道至于此乎?’昭公对曰:‘吾少之时,人多爱我者,吾礼不能亲。人多谏我者,吾忌不能从。是以内无拂而外无辅。辅拂无一人,谄谀者甚众,譬之犹秋蓬也,孤其根而美枝叶,秋风一至,偾且揭矣。’景公辩其言,以语晏子曰:‘使是人反其国,岂不为古之贤君乎?’晏子对曰:‘不然。夫愚者多悔,不肖者自贤。溺者不问队,迷者不问路。溺而后问队,迷而后问路,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,临噎而遂掘井,虽速亦无及已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张仲景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掘井,斗而铸兵,不亦晚乎?” 明·朱伯庐《朱子治家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


连动 到口渴了才来挖井。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、找对策。语本《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《闽都别记》1回:“现在黄巢作乱,必延至此,莫待~,先生何不同公子早去远避?”△贬义。用于处事方面。→临阵磨枪临渊结网 临时抱佛脚 临难铸兵 江心补漏 大寒索裘 患至呼天 ↔未雨绸缪未焚徙薪 曲突徙薪 防患未然。也作“渴而掘井”、“临渴穿井”。


【词语临渴掘井】  成语:临渴掘井汉语词典:临渴掘井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窥圃

    同“不窥园”。元马熙《摸鱼子》词:“闲忙今古,是世上何人,渊明日涉,董子不窥圃。”

  • 寸草之心

    源见“寸草春晖”。指子女对父母回报的微小心意。明梁辰鱼《浣纱记.论侠》:“孝道略尽,忠诚未孚,思欲报寸草之心,申倾葵之意。”

  • 比屋可封

    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周人可比屋而封。”谓上古之世,教化遍及四海,家家有德行,皆可旌表。后亦泛称风俗淳美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疑古》:“尧舜之人,比屋可封。盖因《尧典》成文,而广造奇说也。”前蜀杜光庭《寿春

  • 纳麓

    《书.舜典》:“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。”孔传:“麓,录也。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。”后遂以“纳麓”为总揽大政之典。南朝 梁江淹《萧太尉上便宜表》:“菲躬谦度,方追重华纳麓之勤;约情㧑操,乃取文命卑宫之义

  • 门闾之望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闵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’”后用“门闾之望”谓父母对子女的想望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偕计》:“严君

  • 万物之灵

    指人,意谓万物之中最高贵、最聪明者。《尚书.泰誓上》“惟天地万物父母,惟人万物之灵。”【词语万物之灵】  成语:万物之灵汉语大词典:万物之灵

  • 发棠

    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齐饥。陈臻曰:‘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,殆不可复。’”孟子劝齐王发放棠邑的粮仓以赈救齐国的灾民。后转谓请求买进粮食之义。【词语发棠】   汉语大词典:发棠

  • 兽壶敲玉

    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谓持才不得施展,慨慷苦闷。元张可久《水仙子.青衣洞天》:“鹤羽携风采药忙,兽壶敲玉悲歌壮。”

  • 槁形灰心

    源见“槁木死灰”。形容身体衰弱,意志消沉。明唐顺之《答茅鹿门知县》:“鹿门所见于吾者,殆故吾也,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!”并列 形容身体极其衰弱,意志消沉。明·唐顺之《答茅鹿门知县》:“鹿门听见于吾

  • 京洛尘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四晋.陆士衡(机)《为顾彦先赠妇二首》其一:“辞家远行游,悠悠三千里。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。”晋代文士陆机曾以“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”之诗句,描写宦游洛阳京城的情景。后以“京洛尘”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