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丧家之狗

丧家之狗

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。郑人或谓子贡曰:‘东门有人,其颡似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’”裴骃集解引王肃曰:“丧家之狗,主人哀荒,不见饮食,故累然而不得意。孔子生于乱世,道不得行,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。”后因以“丧家之狗”喻称失去依靠、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。《儒林外史》五回:“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如漏网之鱼。”鲁迅《坟.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可是革命终于起来了,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,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,将小辫子盘在头顶上。”


偏正 丧家,有丧事人家。后指丧失归所。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,主人无暇喂养。喻沦落不遇的人。后指无家可归的狗,喻失去靠山,无处投奔,四处乱窜的人。语出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累累(瘦瘠疲惫样)若丧家之狗。”《闽都别记》:“其实奴四人皆官家女,如今都变作~,不及乡下人矣。”※丧,不读作sāng。△贬义。用于处境危难,无所依归的人。→枯鱼病鹤 失水之鱼。也作“丧家狗”、“丧家之犬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,郑人或谓子贡曰:‘东门有人,其颡类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(腰) 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’子贡以实告孔子。孔子欣然笑曰:‘形状,末也。而谓似丧家之狗,然哉! 然哉!’”《孔子家语·困誓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孔子来到郑国,与弟子们失散,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。有个郑国人对弟子子贡说:“东门有个人,他额头像尧,脖子像皋陶,肩膀像子产,但自腰以下比禹差三寸,那种憔悴颓丧的样子如同没有了家的狗。”子贡将这些话如实告诉孔子。孔子不禁笑了,说:“形象,在其次。而说我像丧家之狗,确实如此! 确实如此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处境困窘,无处投奔的人。

【典形】 丧狗、丧狗容、丧家狗、丧家之狗。

【示例】

〔丧狗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》:“惘惘可怜真丧狗,时时相触是虚舟。”

〔丧狗容〕 清·钱谦益《句曲逆旅戏为相士题扇》:“谁知夭矫犹龙貌,但指摧颓丧狗容。”

〔丧家狗〕 唐·杜甫《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》:“昔如纵壑鱼,今如丧家狗。”

〔丧家之狗〕 唐·王维《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铭》:“君子为投槛之猿,小臣若丧家之狗。”


【词语丧家之狗】  成语:丧家之狗汉语词典:丧家之狗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茅锡土

    同“分茅列土”。清李渔《玉搔头.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。”见“分茅赐土”。宋·杨亿《旧将》:“~传家牒,钟鼎还须为勒铭。”【词语分茅锡土】  成语:分茅锡土汉语大词

  • 虎狼都

    《史记.苏秦传》:“夫秦,虎狼之国也,有吞天下之心。”战国游说家苏秦曾说秦国是“虎狼之国”,意谓有吞并天下之心。后以“虎狼都”代指秦国旧地。唐.杜甫《行次昭陵》:“谶归龙凤质,威定虎狼都。”

  • 举隅

    源见“举一反三”。谓举一端为例。意在使人触类旁通。唐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举隅见烦费,引古惜兴亡。”【词语举隅】   汉语大词典:举隅

  • 汉主冠

    《汉书.高帝纪上》:“高祖为亭长,乃以竹皮为冠,令求盗之薛治,时时冠之,及贵常冠,所谓‘刘氏冠’也。”东汉.应劭注:“以竹始生皮作冠,今鹊尾冠是也……薛,鲁国县也,有作冠师,故往治之。”汉.刘邦为亭长

  • 义乌衔土

    参见:义乌衔鼓

  • 阮啸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指阮籍长啸。表示愤世狂放情怀。宋李宗谔《清风十韵》诗:“阮啸经时尽,齐蝉度日吟。”

  • 掌上腰肢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形容舞女腰肢纤柔。宋李纲《西江月.赠友人侍儿名莺莺者》词:“意态何如涎涎,轻盈只想飞飞……揽断楼中风月,且看掌上腰肢。”

  • 陵母知兴

    源见“陵母伏剑”。谓识大局,知兴亡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,婴母知废,陵母知兴。”【词语陵母知兴】  成语: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:陵母知兴

  • 岁阴

    古代以干支纪年,十干叫“岁阳”,十二支叫“岁阴”。《尔雅.释天》:“太岁在寅曰摄提格,在卯曰单阏,在辰曰执徐,在巳曰大荒落,在午曰敦牂,在未曰协洽,在申曰涒滩,在酉曰作噩,在戌曰阉茂,在亥曰大渊献,在

  • 髻珠

    《法华经.安乐行品》:“此《法华经》,是诸如来第一之说,于诸说中,最为甚深,末后赐与,如彼强力之王,久护明珠,今乃与之。”佛教语。指国王发髻的明珠,比喻第一义谛,甚深法义。南朝梁元帝《梁安寺刹下铭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