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

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

鸣:鸟叫。 不鸣便罢,一鸣就使人惊动。 后用以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,一下子能作出惊人的事情。语出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,种植部.竹木第五》:“晓则是人未起,鸟无防患之心。且扪舌一夜,技庠于心,至此皆思调弄,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已,此是独宜于晓也。”马里波《还是不谙沉默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3年3月5日):“沉默的度,当然并不在于一味的不开口,而在开口一瞬的时机的选择。’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’”


其他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,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。语本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成就方面。


【词语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】  成语: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汉语词典: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竹

    《穆天子传》卷五载:周穆王往苹泽打猎,“日中大寒,北风雨雪,有冻人,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”,首句为“我徂黄竹”,因以“黄竹”名篇。后遂以“黄竹”指帝王的诗作,多用指咏雪之作。南朝 宋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岐

  • 倒绷孩

    同“倒绷孩儿”。宋周必大《答胡仲成》诗:“惟有诗情不如昔,旁观抚掌倒绷孩。”

  • 案头萤火

    同“案上萤”。清孙枝蔚《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》诗:“案头萤火干虽久,瓮里葡萄满自如。”

  • 天花堕

    同“天花乱坠”。俞锷《红娘子.赠李康弼》词:“徙倚莲花亸,笑语天花堕。”

  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

    《论语.颜渊》:“齐景公问政于孔子,孔子对曰:‘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’”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,孔子说:“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,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,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,做儿子的要像儿子

  • 绘素

    源见“绘事后素”。指图画,亦指进行绘画。唐李峤《与崔少府书》:“雕逾绘素,采夺华虫之饰。”唐郑谷《答谢段赞善》诗:“留心于绘素,得事在烟波。”【词语绘素】   汉语大词典:绘素

  • 风声妇人

    五代南唐.刘崇远《金华子》上:“高燕公(注:高骈)在淮南日,任江杨宰。有弟,收拾一风声妇人为歌姬在舍。”后以“风声妇人”指妓女。宋.王谠《唐语林》七:“(牛僧孺谓杜牧)曰:‘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,可取置

  • 救火扬沸

    水沸滚时只管高扬沸水而不去抽薪灭火,比喻只治标不治本,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《史记.酷吏列传》:“当是之时,吏治若救火扬沸。”司马贞《索隐》:“言本弊不除,则其末难止。”连动 扬沸,舀开水。为了灭火却往

  • 周宋镡

    《庄子.说剑》:“天子之剑,以燕溪石城为锋,齐岱为锷,晋卫为脊,周宋为镡,韩魏为夹,包以四夷,裹以四时,绕以渤海,带以常山。”庄周在《说剑》篇中对赵文王极力夸张天子之剑的壮伟,说以周、宋两国为其剑环(

  • 柴桑门

    源见“柴桑”。陶潜弃官归隐故里柴桑,作《归去来兮辞》云:“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,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”泛指故里的家门。明李东阳《闻方石先生得遗腹孙》诗:“故人丧爱子,弃官归故园。空怀向平念,谁候柴桑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