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吃烟火食

不吃烟火食

亦作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。烟火食:熟食,世俗食物。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,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。或比喻与世俗不同,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。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赵自然太平繁昌(今安徽繁昌)人,以卖茶为业,本名王九。13岁时,身患重病,其父送他到青华观为道士。他做梦遇一位自称姓阴的素袍白发老人,领他到山上,把青嫩的柏树枝给他吃。醒来以后,不再吃食,每闻熟食味就要呕吐。一年多以后,又梦见那位老人,教他篆书。知州王洞报告朝廷,太守特为召见了解情况,赐给道士服装,改名“自然”。以后又有郑荣、赵抱一都不吃熟食,只以生果清泉为食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461《方技传上·赵自然传》:13512、13513页:“赵自然,太平繁昌人,家荻港旁,以鬻茗为业。本名王九,始十三,疾甚,父抱诣青华观,许为道士。后梦一人,状貌魁伟,纶巾素袍,鬓发班白,自云姓阴。引之登高山,谓曰:‘汝有道气,吾将教汝辟谷之法。’乃出青柏枝令啖,梦中食之。及觉,遂不食,神气清爽,每闻火食气即呕。惟生果清泉而已。”又“大中祥符中,又有郑荣者,本禁军,戍壁州还,夜遇神人谓曰:‘汝有道气,勿火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阮阅《诗话总龟》卷九引《直方诗话》:“(张)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,作长句。后再同东坡来,东坡读其诗,叹息云:‘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。”


述宾 道家认为神仙或修道的人是不吃用烟火煮熟的食物的。用以比喻出世超俗不同于一般。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3折:“我穿着领巾懒衣,~。”△多用于超脱尘世方面。也作“不吃人间烟火”、“不吃人间烟火食”、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、“不食烟火”。


【词语不吃烟火食】  成语:不吃烟火食汉语词典:不吃烟火食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敞画

    同“张敞画眉”。南朝 梁刘孝威《奉和逐凉》:“月纤张敞画,荷妖韩寿香。”此为写纤月。

  • 璧联

    同“璧合”。南朝 梁王僧孺《谢历表》:“璧联珠灿,轮映阶平。”【词语璧联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联

  • 鹪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,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百里,绝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斥鷃笑之曰:‘彼且奚适也?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间,此亦飞之至

  • 两败俱伤

    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。指双方争斗,结果都受到损失。郑振铎《桂公塘》五:“打到最后一人,我们还是不降伏的!还是讲和了好,免得两败俱伤。”并列 双方都受到损伤。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有两虎争人而斗者,管

  • 铄金点玉

    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熔化金子,玷污美玉。比喻毁谤为害之烈。唐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上:“〔鲍照、张正见、虞世南〕皆自伤清直芬馥,而遭铄金点玉之谤。”并列 熔化黄金,玷污美玉。比喻毁谤为害之严重。唐·吴兢

  • 却马

    参见:汉文却马

  • 南陌金

    源见“秋胡戏妻”。指用以引诱妇女的金钱。或借指轻佻之徒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答道士李荣》诗:“何曾举意西邻玉,未肯留情南陌金。”

  • 景星明

    谓吉祥的征兆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先声》: “(内问介)请问那几种祥瑞? (屈指介) 河出图,洛出书,景星明,庆云现……件件俱全,岂不可贺! ”●《史记·天官书》: “天精而见景星。景星者,德星也。其状

  • 龟触网

    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:“宋元王二年,江使神龟使于河,至于泉阳,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,置之笼中。夜半,龟来见梦于宋元王曰:‘我为江使于河,而幕网当吾路。泉阳豫且得我,我不能去。身在患中,莫可告语。王有德义

  • 蛇弓

    比喻惊魂之事。清李渔《凰求风·闻捷》: “女鹊房中噪语频,报道蛇弓褪。” 参见:○杯弓蛇影【词语蛇弓】   汉语大词典:蛇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