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保太监下西洋

三保太监下西洋

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。三保太监,即宦官郑和(1371-1435年),本姓马,原名文和,小字三保,回族,云南人,其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,所以他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。明初入宫做宦官,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,赐姓郑,任内官监太监,故称三保太监。朱棣即位后,欲招谕各国,便于永乐三、年(1405年)派遣郑和与副使王景弘率部27800余人,乘“宝船”62艘,远航西洋(当时称文莱以西的海洋为西洋)。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启航,到占城、爪哇、苏门答腊、锡兰等地,经印度西岸折回,至永乐五年(1407年)返国。以后的28年里,又先后7次远航,经30余国和地区,最远曾达非洲东岸、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。所乘的船,最大舰只长44丈4尺,阔18丈,可容1000人。郑和每到一地,都以瓷器、丝绸、铜铁器和金银等物,换取当地特产,与亚非各国加强联系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304《宦官列传一·郑和传》7768页:“和经事三朝,先后七奉使,所历……凡三十余国。所取无名宝物,不可胜计,而中国耗费亦不赀。自宣德以还,远方时有至者,要不如永乐时,而和亦老且死。自和后,凡将命海表者,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,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,为明初盛事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老献芹

    源见“献芹”。谓所献菲薄,但情意真挚,浅人自珍。多用于谦词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赴难》:“今日将这碗饭送去与他充饥,野老献芹,聊表微意。”【词语野老献芹】  成语:野老献芹

  • 三豕涉河

    《吕氏春秋.察传》:“子夏(卜商字子夏,春秋时人,他是孔子的弟子)之晋,过卫。有读史记(当时的史书)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’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晋师

  • 风雨连床

    同“风雨对床”。清秋瑾《挽故人陈阕生》诗序:“回忆省垣聚首,风雨连床,曾几何时?谁怜一别,竟无会面之期。”见“对床夜雨”。清·秋瑾《挽故人陈阕生》:“回忆省垣聚首,~,曾几何时,谁怜一别,竟无会面之期

  • 张绪

    源见“张绪风流”。本指风流可爱的张绪,后多以形容垂柳轻盈柔美,飘逸多姿。唐李山甫《柳》诗之四:“假饶张绪如今在,须把风流暗里销。”宋毛滂《蓦山溪.杨花》词:“墙阴苑外,一片落谁家。叶依依,烟郁郁,依旧

  • 生刍奠

    同“生刍致祭”。宋杨万里《四十九祖母朱氏挽词》:“眼底生刍奠,身前泛柏舟。”

  • 酌圣贤

    源见“中圣人”。谓饮酒。宋杨万里《宿新丰坊咏瓶中牡丹因怀故园》诗:“江南也有新丰市,未羡宾王酌圣贤。”

  • 糟丘肉林

    同“酒池肉林”。明刘基《前有尊酒行》:“糟丘肉林相枕籍,瑶台倏忽成灰尘。”

  • 龙逢板出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四第二章:“桀为酒池,可以运舟,糟丘足以望十里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,关龙逢进谏曰:‘古之人君,身行礼义,爱民节财,故国安而身寿。今君用财若无穷,杀人若恐弗胜。君若弗革,天殃必降,而诛必至

  • 安期瓜

    参见“安期仙枣”。

  • 骑牛

    源见“南阳佳气”。汉光武的代称。清吕留良《次韵黄九烟民部思古堂诗》:“跃马谁当据要津,骑牛何处问真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