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家之言

一家之言

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谈道:“我写作《史记》,就是为了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,通晓古今历史发展的变化,成为有独特见解的一家学说。”后以“一家之言”指有独到见解、自成体系的学术专著,又作“一家之书”、“一家之论”、“一家之作”、“一家之辞”、“一家之学”等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35页:“凡百三十篇,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荀悦《汉纪·成帝纪》:“昔周之末,孔子既殁,后世诸子各著篇章,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言,旨趣不同,故分为九家。” 三国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融等已逝,唯干著论,成一家言。”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洪年二十余,乃计作细碎小文,妨弃功日,未若立一家之言,乃草创子书。” 唐·方干《题玉笥山强处士》:“酒里藏身岩里居,删繁自是一家书。”唐·刘禹锡《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》:“后十年,其子安衡泣捧遗草来谒,咨余缉之,成一家言,凡二百篇。” 五代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韦述传》:“国史自令狐德棻至于吴兢,虽累有修撰,竟未成一家之言。” 五代晋·刘昫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;考历代所行,则成败异效。” 宋·陆游《贺黄枢密启》:“凛然一家之言,发乎千载之闷。” 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易书》:“排斥众说,以申一家之论,而通往之路狭矣。”


偏正 指个人或某一学派的学说或论著。明·归有光《与陆太常书》:“尝有志规摹前人之述作,稍为删定,以成~。”△多用于学术论著方面。也作“成一家言”、“成一家之言”、“一家之辞”、“一家之论”、“一家之说”、“一家之作”。


【词语一家之言】  成语:一家之言汉语词典:一家之言

猜你喜欢

  • 千日饮

    源见“千日酒”。谓畅饮。北周庾信《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》诗:“只言千日饮,旧逐中山来。”【词语千日饮】   汉语大词典:千日饮

  • 轻裘大带

    见“轻裘缓带”。《太平广记》卷492引《灵座传》:“~,白玉损腰,而森罗于阶下者,其数尤多。”【词语轻裘大带】  成语:轻裘大带汉语大词典:轻裘大带

  • 投签惊睡

    参见:夜签声

  • 明妃玉塞

    源见“昭君出塞”。形容塞外乡愁。唐李白《愁阳春赋》:“若乃陇水秦声,江猿巴吟。明妃玉塞,楚客枫林。”

  • 景毅不苟安

    参见:漏夺名籍

  • 延宾置驿

    驿(yì益):古时供应递送公文之人或来往官员暂住、换马之处所。此典指郑庄在驿站设置车马,接待宾客。后以此典称颂人喜贤好士,礼敬宾客。郑庄,姓郑名当时,字庄。陈州(今河南淮阳县)人。他以作侠义事自豪,曾

  • 沙道

    同“沙堤”。唐杜甫《遣兴》诗之三:“府中罗旧尹,沙道尚依然。”【词语沙道】   汉语大词典:沙道

  • 羯鼓催花

    唐.南卓《羯鼓录》:相传唐明皇最爱羯鼓(羯,音jié:我国古代民族,匈奴别支),有一次二月初,连续下了几天雨后,天刚放睛,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,叹道:“对此景物,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?”于是派高力士去取羯

  • 无趾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鲁有兀者叔山无趾,踵见仲尼。仲尼曰:‘子不谨,前既犯患若是矣。虽今来,何及矣!’无趾曰:‘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,吾是以亡足。今吾来也,犹有尊足者存,吾是以务全之也。’”兀,刖一足曰

  • 管城居士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宋李处全《水调歌头.送王景文》词:“一笑书生事业,谁信管城居士,不换碧油幢。”